湘西自治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动态

湘西州在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上作地灾防治工作先进典型交流发言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5-02-09 11:55:00 字体大小: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王银 彭承根

2月6日,湖南省人民政府组织召开全省自然资源工作视频会议。会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坚持‘四不’举措  全面筑牢山区地灾防治堡垒”地灾防治经验作先进典型交流发言,获省人民政府充分肯定。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自然资源厅等省直部门大力支持下,湘西州以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举措全力推进地灾防治工作,积极探索并构建“四不”防治体系,连续2年实现地灾“零伤亡”。保靖县阳朝乡猛科村罗家湾“6.30”滑坡等6起地灾成功避险案例获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通报推广,龙山县咱果乡克寨村七组“4.8”滑坡等3起地灾成功避险案例,被自然资源部评为年度十大典型案例。

防灾责任“一刻不松”

湘西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地灾防治工作,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构建“党委政府领导、自然资源部门牵头、相关部门联动、地勘单位支撑、基层组织落实、全民参与防灾”的地灾防治体系,强化联防联动机制,层层压实防治责任。强化群测群防。建立完善“县、乡、村、组、点”群测群防管理体系,全州明确1087名地灾监测员,做实层层有人抓、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防。强化带班值班。严格执行汛期、节假日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加强安全风险预警管控。

灾害治理“一患不留”

该州科学选址管控风险,严格落实重大工程建设事前地灾危险性评估制度,落实建房选址联审机制,引导群众避开危险地段,严控切坡建房。近年来,该州重大项目、集中安置区、新建自建房均未发生地灾事故。避险搬迁远离危险。2020年以来,该州投入资金4152万元,组织680户群众搬离地灾危险区。排危除险消除隐患。2024年,该州投入财政资金1.3亿元,对13处高风险地灾隐患进行工程治理,并对186处中风险隐患紧急排危除险。

风险排查“一处不漏”

该州严格落实“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三查机制。2024年,全州累计派出2598组次、9729人次,对在册地灾隐患点、中高风险斜坡单元、中高风险切坡建房隐患进行全覆盖巡查排查,建立动态群测群防台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避险除险。同时,有序推进地灾“隐患点+风险区”双控体系建设。以永顺县为试点,根据1:10000地灾高精度调查成果,开展地灾“点面双控”建设,构建县、乡风险双控“一张图”和群测群防“一点一区一码”管理体系,精准研判灾害风险,科学制定有效避险措施。充分发挥驻州地勘单位专业技术优势。依托省地灾调查监测所,组建湘西州地灾防灾技术指导中心、监测预警中心、应急救援中心,全过程参与地灾日常巡排查和应急调查,切实提高排查处置质效。

临灾避险“一人落”

该州强化宣传培训,积极开展“敲门行动”“挪床行动”,举办宣传培训251场次,开展演练199场次,推动地灾防治知识进山区、进家门,提升基层应急组织能力和村民临灾避险能力。强化靶向预警。2020年以来,累计为539处地灾点安装位移计、变形桩等自动监测设备,在654个村布设雨量自动监测站,有效提升了地灾监测预警能力。灾害天气期间,严格落实“早晚”会商、24小时预报、“631”短临预警,做到预报精准、预警及时。强化精准转移。大力推进以村为主的地灾防御建设,抓实“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到哪、转后如何管理”五个关键环节,精准制定转移预案。2024年汛期,按照“四个一律”“应转尽转”要求,有效转移群众1.93万余人,做到应急响应行动迅速、避险转移果断坚决。

作者:王银 彭承根

责编:李璇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