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无恙世景新 ——湘西自治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纪实
2025年2月28日,在湘西州应急和安全生产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全体(扩大)视频会议上,陈华州长强调,要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崭新的楼房,崭新的生活。保靖县毛沟镇毛沟寨社区,安置有毛沟镇两岔、踏湖和田家三个村共62户地灾避险搬迁户。
2025年4月15日,2025年全省地质灾害避险演练在吉首市矮寨镇举行,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定桥(右三),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杨洪峰(右二)指导地质灾害宣传工作。
2024年1月30日,湘西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隆立新带队到凤凰调研地质灾害治理工作。
2025年4月25日,湘西州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召开,安排部署了全州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作。
2025年4月15日,2025年全省地质灾害避险演练在吉首市矮寨镇举行,省自然资源厅及各市州自然资源系统相关负责人现场观摩演练。
吉首市乾州街道兔儿坡社区实施高风险地质灾害隐患排除工程,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保靖县毛沟镇两岔村安装的地质灾害自动监测预警设备,实现智能化监测,大幅度提升地质灾害应急预警能力。
文/ 龙蛟 彭承根 图/ 龚琳翔
2025年4月15日,晨光为吉首市矮寨镇的青山镀上金边。
随着警报声骤然划破宁静,2025年湖南省地质灾害避险演练正式拉开帷幕,省地两级自然资源系统的精兵强将齐聚这方充满民族风情的土地,目光如炬地聚焦演练现场。
演练场上,应急队伍行动迅速,转移群众有条不紊;技术人员精准监测,实时传递灾情数据。这场演练不仅是对地质灾害应急能力的实战检验,更展现了湘西自然资源工作者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担当,众人共同见证湘西地质灾害应急队伍以专业与坚守铸就的荣耀时刻。
“地质灾害伤亡连续两年为零,地质灾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湘西大地处处绽放平安幸福之花……”翻开湘西州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的工作报告,从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数据背后,我们看到了湘西自然资源人在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的漫漫征程。
今天的湘西,社会和谐稳定,百姓生活安宁,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回眸过去不平凡的历程,湘西州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步履铿锵,从以前的“望灾兴叹”,到现在的“人+技+智”三防互联;从扎实推进 “四不”防控体系建设,到获评国家自然资源部“十大”避险典型案例……一项项举措、一步一个脚印,筑就了湘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高水平的安全屏障。
在与地质灾害的较量中,湘西州正书写着一段守护生命、保障发展的壮丽篇章。
居安思危 深刻认识地质灾害威胁形势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厄尔尼诺”现象不断增多,灾害复合链发风险加大。
2023年6月30日,保靖县阳朝乡猛科村罗家湾组突发山体滑坡;2024年6月22日,古丈县坪坝镇窝米村突发山石滚落;2024年4月8日,龙山县咱果乡克寨村七组发生山体滑坡……一件件突发的灾害时刻敲响着地质灾害防治的警钟。
据《湘西州“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全州在册的隐患点有1200处,威胁着4.668万群众的生命安全。
此外,还有3655个中高风险斜坡单元和12498户切坡建房隐患,约28.5万名群众受到影响。
每逢强降雨来临,州内地质灾害的风险急剧增加,山体滑坡、泥石流、山石滚落、垮塌等地灾隐患依旧笼罩着这方土地,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湘西人深知,唯有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才能为山区群众筑起坚固的安全堡垒。
落实责任
坚守“一刻不松”的准则
责任落实,是将使命化作具体行动的实践哲学。
近年来,在与地质灾害较量中,全州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将责任扛在肩上,以“一刻不松”的态度,将其视为保障民生的重要任务。
建起了“全链条、立体化”的防治体系。形成了以州委书记、州长亲自督办,分管领导具体落实、班子成员共同抓的责任机制。树立了“一盘棋”的思想,构建起了“党委政府领导、自然资源部门牵头、相关部门联动、地勘单位支撑、基层组织落实、群众自发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各部门紧密协作,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2024年4月8日,在一次强降雨过后,龙山县咱果乡克寨村七组发生山体滑坡,自然资源部门迅速监测到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化,立即与应急、卫健、公安、气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共同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组织转移群众,成功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灾害。
地质灾害的成功避险,得益于群测群防的具体落实。在近年来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湘西州建立完善了“州、县、乡、村、组、点”群测群防管理体系,明确了1000余名地质灾害监测员。
这些监测员就像分布在各地的“哨兵”,时刻关注着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动态。他们有的不顾山路崎岖,每天徒步数公里前往监测点;有的在恶劣天气下,依然坚守岗位,及时上报监测信息。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辛勤付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才能做到层层有人抓、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防。
在汛期和节假日,全州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时刻保持警惕,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畅通,安全风险得到有效预警管控。
灾害治理
坚定 “一患不留”的决心
为了彻底治理地质灾害隐患,湘西州以“一患不留”的决心,积极开展灾害治理工作。对于地质灾害隐患点,全州上下积极开展排危除险。
在州重大项目、集中安置区、新建自建房选址过程中,严格落实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和建房选址联审机制,经过详细的地质勘察和科学评估,引导群众避开危险地段,严控切坡建房,近年来未发生一起地质灾害事故。
2024年,全州投入财政资金约1.3亿元,对13处高风险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工程治理,并对186处中风险隐患紧急排危除险。
在吉首市己略乡小溪村,施工人员通过削坡减载、修建挡土墙等措施,成功消除了该村地质滑坡的风险隐患,保障了周边群众的安全。
风险排查
坚持 “一处不漏”的态度
风险排查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环节, 也是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全州严格落实“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三查机制,确保隐患无处遁形。
据统计,2024年,全年累计派出2598组9729人次,对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中高风险斜坡单元、中高风险切坡建房隐患进行全覆盖巡查排查。排查人员不畏艰辛,翻山越岭,深入到每一个角落。
他们仔细检查每一处隐患点,记录下详细的信息,建立起动态群测群防台账。一旦发现新的隐患,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避险除险。
在永顺县,积极推进地灾“隐患点 + 风险区”双控体系试点建设。根据1∶10000地灾高精度调查成果,开展地灾“点面双控”建设,构建县、乡风险双控“一张图”和群测群防“一点一区一码”管理体系。通过这一体系,能够精准研判灾害风险,科学制定有效避险措施。
同时,湘西州还充分发挥驻州地勘单位的专业技术优势。依托省地灾调查监测所,组建了湘西州地质灾害防灾技术指导中心、监测预警中心、应急救援中心。
这些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全过程参与地质灾害日常巡排查和应急调查,通过专业设备和丰富的经验,查明灾害原因,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临灾避险
落实“一人不落”的关怀
临灾避险是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
在湘西山村,流传着“铜锣一响,全员转移”的警示语,时刻警醒着人们注意临灾避险。
近年来,全州上下严格落实临灾避险“一人不落”的关怀,全力做好人民群众的临灾避险工作,大力推进以村为主的地质灾害防御建设,抓实“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到哪、转后如何管理”五个关键环节,制定精准转移预案。
2024年,相继开展了“敲门行动”和“挪床行动”,开展应急演练199场次,16597名群众参与,紧急组织19267人次群众避险转移。通过这些活动,地灾防治知识走进了山区的每一个角落,走进了千家万户,基层识灾避险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要说临灾避险是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那么避险安置就是让群众远离地质灾害威胁的最后一道防线。
2020年以来,全州投入资金4152万元,组织680户群众搬离地灾危险区。这些群众告别了曾经居住的危险区域,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在搬迁过程中,政府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住房,还帮助解决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让搬迁群众能够安心生活。
在保靖县毛沟镇毛沟寨社区,一排排崭新的安置房蜿蜒排开,蓝瓦青砖,整齐划一。
“原老村那里地质条件差,每逢下雨都是提心吊胆,心怕山体滑坡。2022年政府采取避险安置至此后,解决了我们两岔村三个组42户涉险家庭的后顾之忧……”避险安置户张平对笔者说。
毛沟镇镇长张远庆介绍说,毛沟寨社区安置了毛沟镇两岔村、踏湖村和田家村三个涉灾村共62户避险户,240人。由政府统一征地、统一安置。同时,协调解决社保、教育、医疗和就业后续问题,确保每一个涉灾群众搬得出、住得下……
砥砺前行
用行动守护未来
近年来,全州通过深入实施“四不”举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实现地质灾害连续两年“零伤亡”。
从保靖县阳朝乡猛科村罗家湾“6.30”滑坡等6起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案例获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通报推广,再到龙山县咱果乡克寨村七组“4.8”滑坡等3起地灾成功避险案例被自然资源部评为年度十大典型案例。这些地质灾害避险的成功经验,不仅是湘西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生动实践,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站在新的起点,湘西州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构建“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避险、科技支撑、长效管控”的全周期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坚决筑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屏障。
在未来工作中,湘西州将以更高站位、更严标准、更实举措,推动地质灾害防治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努力打造“监测精准、防治科学、应急高效、全民参与”的地质安全屏障,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